红外仪是基于红外辐射探测原理工作的分析仪器,主要用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、热分布成像及物质成分检测。以下是其核心要点:
🔍 一、定义与原理
红外仪通过接收物体表面红外辐射能量,经光学系统和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分析:
- 基础原理:遵循黑体辐射定律,所有高于零度的物体均发射红外线,辐射强度与温度正相关。
- 核心部件:光学镜头聚焦辐射能量,光电探测器(如碲镉汞)转换为电信号,处理器结合算法输出温度或热图像。
⚙️ 二、设备分类与特性
类型 |
功能特点 |
典型参数 |
红外热像仪 |
生成温度分布热图,支持点/线/区域测温,适用故障诊断(如电力接头过热) |
分辨率640×480像素,测温范围-40℃~500℃,精度±2℃ |
红外测温仪 |
单点温度测量,便携设计,用于工业巡检或安防筛查 |
测温范围-50℃~3000℃,光斑尺寸比50:1 |
傅立叶红外仪 |
分析气体成分(如VOCs),集成温压补偿与定量数据库 |
支持北斗/GPS定位,4G数据传输 |
🌐 三、技术参数
- 温度分辨率:≤0.06℃(30Hz时),可捕捉细微温差;
- 空间分辨率:0.6 mrad,影响成像清晰度;
- 波长范围:8~14μm(中长波红外),适配常见物体辐射;
- 辐射率校正:0.10~1.00可调,确保不同材质测温准确。
🏭 四、应用场景
- 工业检测
- 电力设备隐患定位(电缆过热、接触不良);
- 机械轴承温度监控,预防故障。
- 环境监测
- 污染源VOCs实时分析(如EXPEC 1680型);
- 废气排放成分检测,符合HJ 1011-2018标准。
- 安全与科研
- 军事目标识别(全黑环境成像);
- 汽车研发热管理测试。
五、技术趋势
- 智能化升级:AI自动识别异常温区,声热同步分析(如咸亨电气声学红外仪);
- 轻量化与集成:手提式设计,内置无线模块及显示屏;
- 多光谱融合:结合可见光成像,提升复杂场景解析力。
注:使用需避免强反射表面(如抛光金属),定期以黑体炉校准精度。